欢迎访问隆博麒固废处理官网!

     正规环保手续固体废物处理、废品回收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们采用最先进的分离技术回收有价值的原材料。

固体废物处理服务平台:固体废物处理首页 > 技术方案 > 固废处理技术 >

危废、固废项目环评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生态环境部复核通报才知道

 2015-10-12 02:07     作者:宋好 来源: 固废处理网 本文有745个文字,预计阅读2分钟

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常态化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工作,共涉及31个省(区、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局)审批的309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复核,发现2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存在多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遗漏,主要环保措施缺失,引用的现状监测数据、评价工作等级或者评价标准适用错误等问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第三十六条有关规定,对14家主持编制机构(另有2家机构已脱钩或注销资质,不再处理)及31名编制主持人/主要编制人员予以限期整改六个月的行政处理。根据通报文件可知,21个项目中6个为危废、固废处理相关项目,占比28.57%。危废、固废相关环评项目本身就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审批部门关注,因此将文件中危废、固废相关环评受到通报的问题复制粘贴如下所示:

问题解析: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遗漏特征因子

危废项目遗漏了CO、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遗漏氯化氢、氟化氢。项目环评过程需要多开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项目特征因子和常规因子不遗漏。

2、评价等级判定依据不足或错误

项目必须要说明周围水源地分布、补给情况及相关距离等敏感区情况,以此说明区域地下水敏感程度;大气等级判定要充分各类因素,根据导则明确评价等级,切勿疏漏或故意降级。

3、影响评价遗漏特征因子

对于项目特征因子要做到环境质量评价进行监测,影响评价进行分析,环保措施专门处理,结论预测可接受。切勿遗漏特征因子。

4、环保措施论证不足、依据出现失误、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例如危废处置项目中焚烧炉残渣处置方式可行性论证不足,采用技术政策已经有常用或推荐处理方式的,可以按照常规进行分析;对于处置方式异于平常,新出现或者特有的方式,应专门论证可行性,有必要请处置方式的技术单位和专家提供专门的技术支持。环保措施依据有误,例如黔西南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污染治理措施不可行。本项目产生的消毒残渣拟送至兴义垃圾填埋场暂存,但该填埋场防渗膜破裂,已引起当地地下水环境质量超标,不具有依托性。一般来说,这个很难避免,多数单位不会抠这个细节。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这就要项目环评单位更加细致严谨,明确项目运行过程涉及的各种依托单位的环保情况,以扎实的论据证明措施可行性。环保措施不符合标准要求。例如通报中出现的排气筒高度不满足标准要求、回转窑废气烟囱和喷射炉废气烟囱分开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废水防治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医疗废物贮存的废气防治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这就是对标准规范应用的疏漏,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设置环保措施。排气筒、废气、废水等环保措施需要明确项目所用的标准规范是怎么要求的,严格依据标准规范提出环保措施。

------------------------------------------------------------------------------------------------------------------------

我司专注于工业固废(危废)处理及各种废料和可回收材料废品回收业务,积极拓展市政危废处理业务,配套发展环境工程及服务等增值性业务,充分发挥完整的产业链优势,铸造以废物资源化为核心的全能固废处理服务平台。卓越的固废处理、资源利用及环境工程运营能力造就了我司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可为企业各个发展阶段提供一站式环保服务,专业废品回收公司,与众多的废品回收站联盟,合理废品回收价格,同时为城市废物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固废处理专线:18124063909(微信同号)。

本文关键词:『危废、固废项目环评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生态』

点击本文更多精彩相关内容:

文章源出处: 尚宏环境固废处理平台>固体废物处理首页 > 技术方案 > 固废处理技术 > 危废、固废项目环评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生态环境部复核通报才知道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网站平台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并请保留链接: http://www.coin21.com/fangan/gfcljs/452.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本网站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15012990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