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保平教授:生物沥浸为涉重危废资源化带来广阔空间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辛宝平在一次固废交流技术会上详细介绍了基于生物浸提富集技术的涉重危废全链条资源化利用实践及挑战。辛宝平说,目前,对于涉重危废主要采用的安全处理处置工艺有三种。一是固化后填埋,但是这种工艺价格高、消耗土地,本质上是将急性风险变为慢性风险。二是水泥窑协同处置,但此工艺本质是将集中风险变为分散风险。三是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环境和生态风险依然存在,同时造成金属资源不可逆流失和很大浪费,加剧了资源紧张和不可持续发展。辛宝平认为,涉重危废具有更大的资源化潜力。“涉重危废的有价金属含量甚至超过原矿,价值密度高,而危险固废储存成本较低,且有较高的处置费,同时回收有价和稀贵金属兼顾环境和经济效应,有政策上的优势。”他说。但是,当前对于涉重危废金属回收和再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辛宝平表示,有些企业只考虑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只关注稀贵金属,忽视低价金属和高毒金属,甚至采用的高污染、高能耗、高风险的落后工艺,产生大量残留有毒甚至高毒金属的二次废渣。在工艺上,辛宝平认为,采用火法工艺回收涉重危废,耗能极大、污染严重,材质要求很高,操作条件苛刻;采用湿法工艺虽然环境污染小,易于量产,但设备要求高,操作条件苛刻,安全风险大;而采用生物沥浸工艺,可以在常温常压进行,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绿色安全。“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沥浸和循环富集工艺,大幅提高了微生物浓度,较之常规的生物冶金/生物沥浸其效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浸提时间由5到10天缩短至6至24小时。”辛宝平说。通过膜生物反应器实现了沥液的再生循环和金属的循环富集,不但解决了危废中金属含量低、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显著减少了废水的产生和培养液的消耗。辛宝平表示,该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金属的浸提和富集,无需消耗强酸和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设备无需过度防腐,无需庞大的酸雾处理系统,设备投入低、运行安全,对于各种材料源危废(废旧电池、失效催化剂、电子线路板)和工业源危废(电镀污泥、酸洗污泥冶、炼废渣)均可实现金属浸提和富集。但是辛宝平同时强调,涉重危废经资源化回收后的脱毒残渣按照危废的延伸原则依然属于危废,仍然需要通过稳定化固化填埋或水泥窑协同处置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不但要花费巨额的处置费用,而且需要缴纳1000元/吨的环境税,产废企业的经济负担依然居高不下。“脱毒残渣的再利用既是循环经济的需求又是危废管理的要求,但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涉重危废的全链条资源化利用,必须制定涉重危废脱毒残渣建材化利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辛宝平说。辛宝平表示,涉重危废全链条资源化利用是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范围的大协作。
------------------------------------------------------------------------------------------------------------------------我司专注于工业固废(危废)处理及各种废料和可回收材料废品回收业务,积极拓展市政危废处理业务,配套发展环境工程及服务等增值性业务,充分发挥完整的产业链优势,铸造以废物资源化为核心的全能固废处理服务平台。卓越的固废处理、资源利用及环境工程运营能力造就了我司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可为企业各个发展阶段提供一站式环保服务,专业废品回收公司,与众多的废品回收站联盟,合理废品回收价格,同时为城市废物管理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固废处理专线:18124063909(微信同号)。
本文关键词:『辛保平教授:生物沥浸为涉重危废资源化带来广』
点击本文更多精彩相关内容:文章源出处: 尚宏环境固废处理平台>固体废物处理首页 > 技术方案 > 固废处理技术 > 辛保平教授:生物沥浸为涉重危废资源化带来广阔空间
温馨提示: 感谢您对网站平台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并请保留链接: http://www.coin21.com/fangan/gfcljs/49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本网站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1501299048@qq.com。